【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5月19日)

时间:2019-05-19责任编辑:donghui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9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

2、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自主感

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4、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

A.自我意识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D.道德意识

5.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

6、“近发展区”是( )提出来的。

A. 卢梭 B. 维果茨基 C. 皮亚杰 D. 陶行知

7、我国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   )。

A. 0—2岁 B. 2—3岁 C. 3—6岁 D. 6—7岁

8、1-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9、儿童先出现的注意是(   )。

A.定向性注意 B.选择性注意C.有意性注意 D.稳定性注意

10、 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的方法是(   )。

A. 讨论法 B. 语言法 C. 演示法 D.环境体验法


【参考答案解析】

1.B【解析】自然实验法即在儿童日常生活、游戏、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

2.B【解析】道德感即是幼儿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产生的相应的情绪。

3.A【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

4.A【解析】“红点实验”目的是测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情况。

5.C【解析】“长善救失”意思是: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部分机能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6.B【解析】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维果茨基提出“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的生活理论。

7.C【解析】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接受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也就是3-6岁的幼儿。

8.A【解析】单词句出现在1岁-1岁半,电报句出现在1岁半-2岁半。2岁以后,幼儿言语出现简单句。这个时候,复合句用的较少。

9.A【解析】儿童初出现的注意是定向性注意,属于本能的无条件发射。

10.C【解析】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的方法是演示法。属于直观教学法的一种。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